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09 11:59] “坚果”投影机虚标参数 “深圳火乐”终审被判三倍赔偿
- [2025-05-09 11:56] 2024年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9.4%
- [2025-05-09 11:54] 赶全国非遗“大集”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
- [2025-05-09 11:53] 第三届浙江音乐学院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 10场演出免费向公众开放
- [2025-05-09 11:37]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“黑榜” 8家企业被曝光
- [2025-05-09 11:35] 交通运输部:多措并举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
- [2025-05-09 11:29] 藏粮于技,看“起飞”美学
- [2025-05-09 11:25] 文化中国行丨丽江古城“天雨流芳” 一句劝学古训背后的文脉书韵
- [2025-05-09 11:18] 扫码点餐暗藏“套路”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保留人工服务
- [2025-05-09 11:09] 两部门联合整治体育饭圈乱象 处置账号7.6万个
- [2025-05-09 10:57]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亮相
- [2025-05-09 10:50]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
- [2025-05-09 10:28] 2020年度国际质量创新大赛(中国区)颁奖会在京召开
- [2025-05-09 10:20] 景龙门:北宋绚烂余晖的见证
- [2025-05-09 10:17] 这出戏,17岁年轻人挑大梁
- [2025-05-09 10:02] 景龙门:北宋绚烂余晖的见证
- [2025-05-09 09:56] 浙江紧急检查29家“火凤祥火锅店” 约谈公司负责人
- [2025-05-09 09:54] 千年桃乡焕发新生机 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幕
- [2025-05-09 09:34] 安徽乡村振兴网将举办首场特色乡村市集活动
- [2025-05-09 09:24] “转角遇见美” 杭州构建29个街头演艺示范点